手机版招生代理
太原海文考研
太原海文考研主要培训课程:考研集训营、考研公共课、考研专业课,机构优势:专注考研辅导二十余年,优质教学团队,科学课程体系,全方位辅导成就学生研究生梦想。
19293303103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当前位置 : 好学教育山西站 > 太原海文考研 > 考研 > 正文

2025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真题解析

时间:2025/1/9 16:18:59 编辑:yingdao2 标签:考研

2025年【考研】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考研申请条件是什么?考研费用是多少?考研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一、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教师资格证#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考网整理了众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将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前者称为分散质,后者则称为分散剂。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形成9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如图2-4)。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如何区分它们呢?(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2025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真题解析

    【教师引导】通过梨型分液漏斗进行一项创新的液液分离实验,目的是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一种溶剂将物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时,要选择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适合作为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4mL四氯化碳,密封玻璃塞。(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倒转分液漏斗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排出漏斗内气体。(3)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的颜色有何变化?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为了使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学生实验】进行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应巡视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并帮助解决。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将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分成小组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2020下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2020下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提出问题】在中学时就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连接有小灯泡和电源的两个金属片插入不同溶液中,发现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有的则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呢?

    【学生回答】氯化钠溶液、烧碱溶液、盐酸溶液等都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一起来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以NaCl溶液为例,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探讨问题】NaCl晶体是由哪些微小粒子构成的?

    【探讨问题】当NaCl晶体被放入水中时,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如何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学生解答】当NaCl晶体放入水中,水分子会促使Cl-和Na+离子从晶体表面分离出来,并进入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可以用以下电离方程式表示:

    (教师结合图示和学生回答进行讲解,图示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或让学生查阅教材。)

    【探讨问题】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请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并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来定义酸的本质。

    【学生解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如下:

    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来理解,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探讨问题】请尝试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来定义碱的本质。

    【学生解答】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NaOH、Ca(OH)2、Ba(OH)2、KOH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O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来理解,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小组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盐,并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来定义盐。

    小组回答①:根据CuSO4、NaNO3、MgCl2等的电离方程式,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错误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铵根离子作为金属阳离子对待。)

    小组回答②:(NH4)2SO4、NH4Cl也是盐,但电离出的阳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

    小组回答③:盐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和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

    【教师总结】因此,盐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探讨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是否为盐,并写出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解析:Na2SO4、Na2CO3、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教师需讲解NaHCO3属于酸式盐,电离时会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

    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包括学到的知识及学习感受。

    布置作业:思考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有什么规律?

    1. 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组成。

    从电离的角度来看: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 在讲解概念原理知识时,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1)强调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

    (2)关注学生的原有认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3)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

    (4)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5)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有哪些

    1.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分为三科,分别是《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

    2. 笔试各个科目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3. 科目一《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

    4. 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5. 科目三《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化学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化学学科知识包括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

    6. 笔试考试题型分为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以上手机版 2025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真题解析 小编为您整理2025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真题解析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

  • 2025考研:网课VS线下,哪个更胜一筹?

    2025考研:网课VS线下,哪个更胜一筹?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从教学效果、上课时长、课程费用等方面来看,均有不同。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你更看重哪些方面:1、是否适合自己网课班无疑更为便捷,你可以自由调整倍速,遇到...

    考研

  • 2025考研:选对培训机构,成功在握

    2025考研:选对培训机构,成功在握

    在众多考研培训机构中,易研教育脱颖而出。1、易研教育。优势:作为北京最早的专业课辅导机构之一,易研教育享有极高的品牌声誉,考生通过率高达80-90%,甚至部分专业成功率可...

    考研

  • 2025甘南州事业单位真题解析

    2025甘南州事业单位真题解析

    一、2013年甘肃省甘南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为积极推动我州毕业生就业,充实我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队伍,提升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确保2013年全州事业单位人员...

    考研

  • 2025黑龙江省考报名条件及考试时间

    2025黑龙江省考报名条件及考试时间

    一、公务员考试2025时间1、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2025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1月26日,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1月25...

    考研

  • 2025湖北省考时间表解读:140分高分段解析

    2025湖北省考时间表解读:140分高分段解析

    一、2025年湖北省考公务员报名时间表1、2025年湖北省考公务员报名时间定于1月10日至1月16日。2、报考者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须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

    考研

  • 2025荆门博物馆考研机构招聘启事

    2025荆门博物馆考研机构招聘启事

    1.荆门博物馆概览荆门博物馆自1984年创立,位于荆门市传媒大道98号,是一个集文物收藏、展览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馆内藏品丰富,涵盖青铜器、陶瓷、古籍、石刻等多种珍...

    考研

课程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