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研是一项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考生需参加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包括综合能力和考研英语(二)。综合能力考试包含数学、逻辑和写作三个部分。
那么,MBA考研应该如何复习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数学
数学部分共计75分,主要测试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题型包括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涵盖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四个部分,共25个题目。
数学考试涉及初高中数学知识,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想在综合能力考试中取得高分,数学部分一定要尽可能接近满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数学题目不难,但很多人容易在简单题上出错,这是因为追求速度导致正确率下降。因此,大量练习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效率,简单题目要迅速解决,以便为需要思考的题目留出时间。同时,养成雷厉风行的做题习惯,避免拖拖拉拉。对于名校考生来说,一套题目错3个是底线,2个可以接受,一个或全对是理想情况;对于一般院校考生,也要尽量控制在5个以内。
数学复习的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打基础期(4月初-7月底),要回顾知识点,理解概念,牢固掌握。强化训练期(8月初-9月底),要仔细研究真题,掌握出题意图和技巧。模拟题和真题反复演练,回顾核心知识点。考前要反复研究真题和错题,总结出题依托,对比同类题目。
2、逻辑
逻辑推理部分共有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逻辑考试分为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两大类。演绎推理题目注重技巧运用,如必然可能不的替换、蕴含式"→"的使用、欧拉图画圆判断范围等。这部分题目只要掌握方法,基本上就是送分题。非演绎推理题目则较为复杂,需要研究真题、熟悉出题思路。
建议复习逻辑时,注重深度而非速度。打基础期(4月初-7月底),要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模式、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期(8月-9月),要总结易错点,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冲刺备考期(10月-11月),要分析解题规律,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3、写作
写作部分共有2小题,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和论说文(35分),共计6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测试指出和分析给定题干在论证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的能力。论说文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语文功底和写作素材积累。平时要注重阅读和积累,提高审题立意能力。
4、英语(二)
1月-6月中旬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单词记忆和语法知识学习。
单词需要将大纲词汇过三遍,第一遍梳理一遍,重点记忆剩下的部分。同时,关注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定期更新单词记忆卡片和英文素材阅读。语法可以从明年四月份开始学习,结合课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6月中旬-9月中旬
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复习主要围绕真题进行。在此阶段之前,请大家先不要去做真题(前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为真题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教材书。这里强调的是真题的阅读利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练习阅读。由于暑期集训营和系统阶段会同时进行,老师的课堂讲义也主要是真题。在上阅读课之前,先不要做真题,先跟随老师的课程学习,课后进行复习和精读,对词、短语、句子、题目进行全面回顾。真题至少做三遍,这三遍不是每次都选择一个答案,因为第二遍答案你肯定已经记住了,那就没有意义了。关键是多看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了解每一个错误的原因,自己的思路和出题老师的思路。这个阶段,部分能力强的同学可能会觉得题目不够练习,可以在做完英语二的真题后,再看看英语一的真题,但切记不要沉迷于英语一,只将其作为一个辅助练习。
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这个阶段翻译和作文是学习的重点,同时辅以完形的练习。这个阶段老师会在课堂上教授作文模板或相关知识,大家需要课后进行大量的背诵、记忆和练习。翻译方面,在听完老师的课程后,继续练习真题的翻译,包括翻译真题和阅读材料,每天选择一个小段落进行练习。
10月中旬至12月:
这个阶段有三个重点。首先,作文需要继续加强,在老师的模板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将模板变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模板,同时积累许多亮点加分词和短语、重点句型、谚语和俚语等。其次,模考非常重要,一定要参加,将每次模考当作真题演练,认真分析摸考题,跟随老师的课程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跟随课程即可,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增加几套额外的模拟题进行练习。最后,查漏补缺,回顾总结,需要将以前的笔记拿出来,重点知识再过一遍。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三门为统考科目:101英语、201政治、303数学(三),另一门是西方经济学(宏观50%,微观50%),由本学院组织命题,中文出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专业要求:
考生需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能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概念、计算、简单证明、分析论述等。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部分:《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Ninth Edition, Hal R. Varian, W.W. Norton& Company》
宏观经济学部分:《Macroeconomics, Fifth Edition, Olivier Blanchard and David R. Johnson, Prentice Hall》
复试及录取:
在初试基础上择优参加我院复试,形式为面试,录取与否不仅依据考研成绩,并且依据大学本科成绩、研究能力、工作业绩等综合因素。本专业对英语(包括口语)能力要求较高,面试内容包括英语听说。
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项目(企业管理):
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三门为统考科目:101英语、201政治、303数学(三),另一门是930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30%,市场营销学30%,管理学原理40%),由本学院组织命题,中文出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专业要求:
熟练掌握企业管理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能应用企业管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概念、计算、分析论证等。
参考书目:
组织行为学部分:《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ephen P. Robbins, Timothy A. Judge, Prentice Hall》
市场营销学部分:《Marketing Management, Philip Kotler, Kevin Lane Keller, Prentice Hall》、《Marketing Research: An Applied Orientation, Sixth Edition, Naresh K Malhotra, Prentice Hall》、《Consumer Behavior, Delbert I Hawkins, David L Mothersbaugh, Roger J. Best,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管理学原理部分:《Management, Twelfth Edition, Stephen P. Robbins and Mary Coulter, Pearson》
复试及录取:
在初试基础上择优参加我院复试,形式为面试,录取与否不仅依据考研成绩,并且依据大学本科成绩、研究能力、工作业绩等综合因素。本专业对英语(包括口语)能力要求较高,面试内容包括英语听说。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学方向)、北京大学金融硕士(数量金融方向):
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三门为统考科目:101英语、201政治、303数学(三),另一门是金融学综合(宏观经济学30%,微观经济学30%,金融学40%),由本学院组织命题,中文出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专业要求:
考生需熟练掌握金融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能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概念、计算、简单证明、分析论述等。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部分:《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Ninth Edition, Hal R. Varian, W.W. Norton& Company》
宏观经济学部分:《Macroeconomics, Fifth Edition, Olivier Blanchard and David R. Johnson, Prentice Hall》
金融学部分:《Investments, Ninth Edition, Zvi Bodie, Alex Kane and Alan J. Marcus, McGraw-Hill/Irwin》、《Corporate Finance, Ninth Edition,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and Jeffrey F. Jaffe, McGraw-Hill》
教育信息复试与录取考生在通过初试后,将有机会参与我院的复试环节。复试采取面试形式,录取结果将综合考虑考研成绩、本科阶段的成绩、研究能力、工作成就等多方面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专业对英语能力(包括口语)有较高要求,面试内容将包括英语听说技能的考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专业硕士+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辅修)新闻与传播硕士(055200)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包括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以及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两门专业课采用中文命题。学院不提供考前辅导班。专业要求考生需具备扎实的新闻与传播学基础知识和主要理论,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讨论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包括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参考书目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9年。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复试与录取在初试成绩的基础上,学院将择优选拔考生进行复试。复试形式为面试,录取结果将基于考生考研成绩、本科成绩、研究能力、英语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等多重考量。信息来源:启道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