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知识题库:文字资料分析题与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知识题库:文字资料分析题与答案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美元,占全国13.2%;进出口总额达886亿美元,已占全国的18.7%。
1. 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2. 2000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多少亿元?( )
3. 假如经济特区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那么全国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A. 13478亿元 B. 20459亿元 C. 17683亿元 D. 15496亿元
4. 2000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元?( )
5. 如果经济特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那么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为多少?( )
A. 81.5% B. 51.9% C. 42.3% D. 49.7%
2000年,亚洲总计钢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日本钢产量达106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新日铁的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的26%;2000年韩钢产量4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浦项钢产量在2600万吨。
1. 1999年,亚洲总计钢产量为多少亿吨?( )
2. 新日铁的钢总产量为多少万吨?( )
A. 10644万吨 B. 2767.44万吨 C. 3214.54万吨 D. 4310万吨
3. 2000年日本钢产量占亚洲总计钢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A. 13.5% B. 21.3% C. 19.8% D. 32.4%
4. 1999年,日本钢产量比韩国多多少万吨?( )
5. 2000年,浦项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A. 13.2% B. 27.8% C. 60.3% D. 61.4%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入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中公教育
1. 在三个投资方向中,比重最小的是( )。
A. 股票 B. 商业和服务业 C. 国库券 D. 不能确定
2. 私营企业主比职业股民月均收入高多少?( )
A. 2451元 B. 4954元 C. 4594元 D. 3728元
3. 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家庭的比重高多少?( )
A. 16.1% B. 8.4% C. 10.1% D. 11.1%
4. 有多大比重的高收入家庭进行投资活动?( )
A. 50.7% B. 26.2% C. 34.6% D. 42.3%
5. 如果要缴纳10%的税款,那么职业股民的月均纯收人为多少?( )
A. 8491元 B. 13445元 C. 849.1元 D. 7641.9元
本题的正确答案:1.C 2.B 3.C 4.A 5.D
第1题,投资股票比重为26.2%,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6.1%,国库券占8.4%,比较之下,可得比重最小的为国库券。中公教育
第4题,26.2%+16.1%+8.4%=50.7%。
第5题,8491元×(1-10%)=8491元×90%=7641.9元。
某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达到9545.4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和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8%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乡镇企业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6.9%。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但是在国家财政新增长的部分中所占比重却明显地增大。从10年前至该年,10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额的19.7%。同期乡镇企业税金平均每月增长30.3%,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的3.48倍。
1. 该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比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多少?( )
A. 23.8% B. 17.6% C. 6.2% D. 6.3%
2. 该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多少?( )
A. 1/2弱 B. 1/2强 C. 1/4弱 D. 1/4强
A. 310.29亿元 B. 288.29亿元 C. 32亿元 D. 22亿元
4. 从10年前至该年,我国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A. 12% B. 19.7% C. 30.3% D. 8.7%
5. 该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为:
A. 9545.46亿元 B. 6495.66亿元 C. 4592.38亿元 D. 310.29亿元
第1题,首先在题中找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3.8%,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17.6%,根据题中要求,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问题,考察的是考生获取有效数据的能力。
第2题,我们在题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3.8%。然后我们对照问题,很容易地就会得出答案为B。
第3题,它要求的不是材料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对材料中几个相关数据的处理。中公教育专家指出首先,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出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就可以发现,下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22亿元,即选D。
第4题,它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材料最后一句明确地给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答案很明显,应该选D。
第5题,需要一个提取数据的过程,只是有关乡镇企业产值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另一个是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需要在看清题目的前提下作出正确选择。
从垂直高度的角度观察,全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非常显著。海拔低于200米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8%,而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高达56.2%。海拔200米至500米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9.5%,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例为24%。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比为11.6%。这意味着,全球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相对平坦地区。尽管如此,全球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居住在海拔5000米的地区(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而最高的城市也位于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 居住在海拔200米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答案:C
2.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 0-200米
B. 200米-500米
C. 500米-1000米
D. 1000米以上
答案:A
3. 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答案:B
4.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 我国的拉萨
B. 南美洲的安第斯
C. 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 日本的广岛
答案:C
5. 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 56.2%
B. 27.8%
C. 72.2%
D. 29.5%
答案:C
解析2:这道题的难度略高于第一题,但只需找出四个高度段的人口密度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关键是要避免混淆数据。
解析3: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B。
解析5:通过找出海拔200米以下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的比例,再用“1”减去这个比例,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