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谈
在我初试中,总分达到了414分,具体成绩为政治69分,英语80分,数学130分,经济学135分。
一、考研择校与专业选择
我本科毕业于东南地区的一所财经类大学,对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有着明确的规划。我参考了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的排名,并结合国家重点学科的名单,最终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东北师范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且该校经济学院是全国仅有的7家“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鉴于经济思想史的过于理论化,我最终决定投身于政治经济学领域。
东北师范大学在东北地区拥有强大的经济类学科实力,政治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并列国家级重点学科。今年政治经济学的面试线为350分,比国家线高出5分。由于复试比为1:1.25,且初试成绩占综合成绩的70%,因此,只要初试成绩优秀,通常都能顺利通过。
二、初试备考经验
1. 英语
东北师范大学对英语成绩有一定要求,英语一考试难度较大,因此英语备考需认真对待。建议每天抽出40分钟时间记单词,并从7月份开始每天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从单词、语法、段落结构、文章中心思想、阅读题目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议参加新祥旭考研辅导班。真题至少刷三遍以上,涉及的单词都要认真对待。每天都要做题,后期按考试时间完成一套题,提高做题流畅度。
2. 思想政治理论
前期要过一遍精讲精练的知识点,之后持续刷肖秀荣的1000题。政治主观题主要背肖四、肖八的大题,徐涛的小册子也有助于背诵。政治备考重点是多刷选择题,主观题背诵肖4即可。
3. 数学三
东北师范大学对数学要求较高,数学和专业课分数往往是决定考研成绩的关键。备考建议如下:
- 选择汤家凤的基础班视频和1800题基础部分,8月份前打牢基础;
- 8-9月份看汤家凤的强化部分和1800强化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张宇的闭关修炼;
- 10月份开始做真题(至少2遍),11月中开始模拟题,推荐李林和合工大模拟题;
- 注意国庆假期前结束所有知识点学习,勤于动手,稳住心态,多思考。
4. 专业课
东北师范大学802经济学专业课分为微观、宏观和政治经济学,每门各占50分。关于教材推荐,微观方面有高鸿业、尼克尔森、平新桥、范里安的教材;宏观方面有高鸿业、曼昆、方福前的教材;政治经济学方面有宋涛、逄锦聚的教材。建议购买最新版教材,并结合不同版本的特点进行学习。
除了上述必备的资料外,务必携带一份近十年的专业课真题。这些真题就像一把指南针,指引着每年的考试趋势,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点,哪些不是,以及书本上的知识点如何以试题形式呈现,包括总题量、题型、分值等关键信息,都至关重要。学会深入研究真题、总结归纳真题是节省复习时间、有的放矢的关键环节。
三、复试
英语听力和口语是复试考察的重点。首先,你需要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老师会用英语与你进行对话。当时老师问我的问题是关于读研期间的学习研究计划。这个过程并不长,大部分还是用中文进行。
接下来是抽题回答,如果你第一次没有回答上来,可以再抽一次。我了解到,题目大多涉及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问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时认真看过书,基本上都能答上。我抽到的题目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关于其他同学的面试情况,我不太清楚,反正我回答完专业课题后,老师们就开始自由交流了……老师会围绕你讲过的某些点以及你资料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这个过程你也没法刻意准备,只需展现真实的自己即可。在20分钟的面试中,老师从个人经历、文学、哲学、思想观念等多个方面与我进行了深入交流……不过据说其他同学的面试并不是这样……有的同学整个面试都在聊学术……
我们讨论过的一些问题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特质(因为我之前提到了critical thinking,所以一直被问这个问题);如何辩证地看待批判与坚持的关系;凡事辨对错的“二分法”思维方式的优点;为什么CPI低而房价居高不下;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本专业很好,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读过的经济学著作等等。
问题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能说每个人的面试都不太一样,一切皆有可能……但老师们都非常好,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面试经历。
四、总结
考研终于结束了,我想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说一些话。如果你有想法,就大胆地去追求。全心全意地,充满热情地。
我记得我度过的那些艰苦但充实的日子,那是我磨练自己的过程。我勇敢地做出选择,勤奋地求知,在迷茫和恐惧时为自己减压,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所有的这些经历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得到的绝不仅仅是考研成功这么简单。有不少亲朋好友夸我是个聪明的学生,说我因为聪明所以能如愿以偿。但我知道,世界上比我聪明的人有很多,这并不是关键所在。真正重要的是态度。是否聪明可能会拉开一些差距,但态度和心态则能造成巨大的差异。这一体悟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考研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可简单。难的是考生众多,而录取名额有限。努力也不一定有学可上。简单的是只要你认真准备了,熟悉了所有要考的内容,那么基本就有学可上。关键还在于你的自身能力,你强了,复习充分了,那么相对就会简单一些。所以,如果你决定了,那就认真去准备。“尽人事,听天命”这不是悲观,只是想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准备,对于结果要坦然接受。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付出。心态也一定要开放,复习时注意劳逸结合,不想复习时不用强迫自己,找找途径去调节自己,保证自己的复习效率。也要注意身体,身体健康是保证你整个过程的基石。祝各位考研路上的学子一战成硕。
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三省考研大学排名情况如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位居前十强。
东北地区的高校相对较少,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较小。然而,这些高校的综合实力均不俗,性价比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东北地区的顶尖高校,其工科实力雄厚,科研成果显著,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吉林大学则是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强大。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东北地区的高校虽然数量不多,但整体实力较强,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这些高校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不俗的成就,也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成功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试总分404分,政治81分,英语70分,专业课127分和126分。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我报考的院校是东北师范大学,报考的是学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本科就是双非一本的思政专业,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加上华师非常公平不歧视双非,所以我选择报考华师思政专业。据华师官网,华师马院的报录比大概在1:5,但是思政专业比较热门,报录比要高一点,相对于其他专业竞争可能更激烈,分数要求也要高一些。之前我从一个公众号了解到华师思政专业近几年有大小年情况,比如2019年复试分数线是350分、2020年上升为385分、2021年则降至366分。大家在分析考研难度时,也要注意多看几年,才能整体把握考研情况,形成正确认知。
二、初试经验(切勿盲目照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的考研时间线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备考是从3月开始的。第一个阶段是3月—6月,主要是听英语网课、记单词和学习语法。第二个阶段是6月—9月,我主要是背诵专业课,做英语真题等。我觉得这是一个黄金时间段,因为放假了你就有大把时间学习,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暑假。第三个阶段是9月到12月,由于期末考试和实习比较忙,我这个阶段学习的投入也不是很充足,主要是研究英语真题、做政治习题、背诵专业课。但如果大家已经结束实习了,就可以高效利用这3个月。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冲刺阶段了,这段时间我是大致过一过专业课、冲刺政治等,前期英语基础打牢了,冲刺阶段我就可以不用花那么多时间了。
(一)英语
首先英语一定要抓好,打牢单词和语法基础,单词书要天天背,语法上能大致分析句子成分、看懂句子即可。可以关注何英语公众号,他每天会发个文章片段,你可以每天去翻译一个句子,提升分析句子能力。空闲时间可以用某墨背单词来背,它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设计的,我觉得挺好用,除了要花钱买单词量就没什么缺点了。
语法学习,我是和田静老师学习语法,我觉得她讲的比较通俗易懂,阅读听课我跟的是唐迟,翻译跟的是唐静,新题型跟的是宋逸轩。如果你觉得那个老师的课你听着没什么感觉,就不要勉强了,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总有适合自己的。
作文我是借鉴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和潘赟作文网课,但是我觉得王江涛的作文需要你前期就背起来,不然你后面临时突击,你会发现大作文太长了背不熟。
潘赟的作文网课我觉得听起来挺通俗易懂的,套到具体的作文题目里也比较容易,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听一听,听别人说她的作文书也还可以。不管你用谁的作文书,你都要在熟背默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模板,平时可以用真题作文练练手,多积累写作词汇、高级句式。此外,加强书写练习,这是个加分项。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就每天花40分钟练字,中英文各20分钟,在你学习累了或则效率不高的时候练习,也是一种放松。
英语练习要以真题为主,多做几遍吃透真题,英语阅读上手后我是天天做保持手感,我是前期每天做两篇,后期就是4篇一起做了。做题后一定要反思总结出题套路、积累重要词汇。真题分析我买的张剑黄皮书,使用体验良好。刷真题的时候,不用刻意刷了后用橡皮擦擦掉然后再刷。可以去淘宝上买真题,那个只有真题没有解析,比价便宜,或者也可以自己去网上找真题打印出来。英语真题还是可以多刷几遍的,我是刷了3遍。此外,真题不要一下子练完,要留两三套真题最后冲刺阶段模拟。
(二)思想政治理论
前期(4月-5月):
与英语备考相似,我首要的准备工作是下载了去年的真题,以便熟悉题型和分值。在4-5月期间,我在B站收听了徐涛的基础入门课程,这为我提前打下了基础。政治复习主要分为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等几个板块。起初,我专注于学习马原,因为马原涉及哲学,需要深入理解,否则连题目都难以看懂。毛中特和史纲更多是记忆型,后期需要背诵各种会议和文件,而思修的题目难度相对较低。
中期(6月-8月):暑假期间,我主要使用徐涛的《核心考案》和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复习。
关于强化阶段选择哪个老师:
腿姐、肖爷爷、徐涛三位老师的书籍和课程都可以,我选择了徐涛的《核心考案》。涛哥的书籍主要挑选了重点,课程内容有趣,能帮助理解。我一般采用倍速观看,看不懂就重新再看一次。建议一定要听课,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后期(9月-10月):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讲真题》+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腿姐和徐涛的公众号、微博、喜马拉雅FM。
暑假期间,我将1000题的内容写在表格上,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在原书上直接写下了。对于不太懂的地方,可以直接用荧光笔在习题上划重点。此外,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这个时候也发货了,小巧方便,每次遇到知识点都可以划一划。
除了复盘1000题外,我还做了历年的真题,使用了肖秀荣的《讲真题》。这个阶段,我依然专注于选择题,主观题可以看看。要培养的习惯是学会做复合题,多选题错一个就是全错,政治的选择题至关重要。
冲刺(11月-12月):腿4+徐8+肖8+肖4、腿姐冲刺课+徐涛冲刺课+徐涛黄皮书。
这个阶段,我主要刷各个老师的押题卷和背诵册,考前一段时间购买了冲刺课程。
腿姐的四套卷当时出得最早,后来才是徐八、肖八、肖四等。我第一次刷客观题只得了24分,到最后一次上战场时得了42分。因此,政治靠题海战术练高分是可行的。客观题的订正方法是,做完一遍后看答案解析,标出自己不太熟悉的部分,然后回到课本复习。第二次再做时,用荧光笔划一划,或者直接抄重点记忆。
我后期参加了腿姐的冲刺班,背诵腿姐发的讲义,肖四使用了当时资源群里给的精简版,然后跟着网上的口诀视频背诵,此外还有徐涛的小黄书。由于备考资料较多,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整合题目和答案,下面这张图就是我把肖四和腿姐的讲义整合到一起的。
直到考前最后一天晚上,我还在酒店狂背。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一定会考到的题目,而一些题目不能说绝对会押到。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从腿姐和徐涛的书变回了肖爷爷的书。结果是比较尴尬的,有几道背过的材料里有,之前某老师押到了题但我却不记得怎么写了,没押中的题就只能自己写,因此导致了主观题考得不好,总分只有七十几分。
因此,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反正最后几道主观题也是抄材料或者自己写,复习时直接针对一个老师进行准备,认准你心中最权威的那个,往死里背,押中了算你的,没中也没关系。时间就这么多,背多了反而会占用专业课的时间,一定要均衡好自己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时间!
(三)专业课
我所使用的华师思政专业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注重理解、构建并记熟书本知识框架,我是根据学姐哪里购买的资料和教辅资料来形成自己的笔记。
2.研究真题,了解出题方式,华师思政专业题目容易复现以往考过的原题,要去认真研究真题。
3.多关注时政热点、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和目标院校老师的相关文章(平时本子记录,关键时刻你的积累就可以拿来联系实际生活)。
5.背诵专业课可以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诵,但缺点是有时复习内容量过大,无论如何一定要按时复习。我是没时间复习了,都要看两遍。
6.碎片化时间可以使用喜马拉雅来听专业课,我比较喜欢路上、洗衣服、吃饭时听专业课,睡前可以用放电影法来回忆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
7.研究如何让试卷更美观,文科卷子书写实在是太重要了,我的书写不好,我是每天会拿20分钟练字,实在改不了了我就去研究让我的字看起来更工整,读起来没有障碍,我平时和考试时是用尺子比着写的,所以就看起来比较工整。考研专业课卷子是空白的,需要你自己去规划字数、字间距什么的,所以有空可以自己打印专业课的答题卡研究自己在卷子上一道题写多少字数,间距有多大等,时间充足的话建议进行模考。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一对一私人订制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准备经验
2021年复试参考书有变,变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21年华师复试采用线下复试,所以有英语面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初试分数占比60%,复试分数占比40%。
复试参考书我是先通读一遍,由于本科有学习基础,所以学起来并不难,重点是去把握清楚不同时间段的内容,梳理好时间线。由于当时复习时间有限,所以我是记忆大点,结合以往复试真题和课后题进行重点复习。当时英语面试时是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回答,问题一般是偏向生活化的。复试笔试是四道简答题和一道论述题,论述题比较灵活。复试面试是自我介绍后抽题二选一回答,里面不乏一些基础概念题和紧跟时事的比较灵活的题。由于线下复试,我自带了几份简历,老师也根据简历提了几个问题。但一定要注意简历不要有漏洞,我当时有个词语表述有误就被老师揪出来问我问题了。
四、最后建议与鼓励
最后,我的考研心得是,第一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你到考场上会发现,你的竞争对手夏天热死一批,冬天冷死一批,临上考场再放弃一批,我觉得真正坚持到考场上就赢了一半了。也不要因为书没背完就放弃,因为可能考不到你没有背过的知识点,所以一定不要放弃。第二,要做好时间规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踏踏实实完成任务,如果有事情耽误,就随机应变灵活改变计划。第三,一定要及时复习,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去复习自己的知识,背诵专业课我觉得最好不要一直往前背等背完一本书在来背第二遍,否则你会发现背过的什么也记不住了,所以要按时复习。第四,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不要太过于急躁也不要太过于懒散,然后也不要过多的去关注别人,我当时就是喜欢去问研友背了几遍,发现别人比我背的多,我就很焦虑,把自己心情搞糟了反倒是什么也干不了。然后后期压力过大,也容易产生自己不行的怀疑,但一定要坚持住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听歌、运动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星光不问赶路人,考研路有你有我,加油,一定上岸!我在东北师范大学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