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一、基础心理学:涵盖心理学基本过程、研究方法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由傅根跃、张振新、隋光远、刘万伦、任俊、唐孝威、王立君、曹晓华等导师指导,该方向共招收13名学生。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儿童传媒等,由李伟健、刘万伦、任俊、张振新、隋光远、刘宣文、朱永祥、王健敏等导师负责,共招收20名学生。
三、应用心理学:涉及宗教与社区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管理心理学等,由陈永胜、刘宣文、李伟健、戴春林、徐长江等导师指导,共招收17名学生。
此外,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设有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校区,研究生一年级在金华校区,二年级则迁至杭州继续学习。该校区仅设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发展与文化,由傅根跃、秦金亮等导师指导,共招收4名学生。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实行全国统考,初试科目为英语一、政治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与教育统计等),具体版本可在各大网站上查询。
复试环节,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考试科目为实验心理学,同时进行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应用心理学专业考试科目为测量、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考试内容相对简单。
关于浙江师范大学,我认为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容易进入。
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学科专业方面,截至2018年2月,该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23个专业),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并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此外,还有3个省重中之重学科和15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考研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平台,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学校的名字。华东师范大学在985、211高校中享有盛誉,而宁波大学虽然不错,但与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学校所在地。上海和宁波都是就业机会较多的城市,但上海的名校也较多。如果打算留在当地就业,华师大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具体还需根据专业进行判断。宁波大学在宁波地区具有明显就业优势。
第三,你自身的实力。选择考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平台,因此建议优先考虑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名校,而非与浙江师范大学相当水平的宁波大学。心理学上有所谓的破窗效应,因此尽量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你还有一年的时间。
第四,你的男朋友。你的男朋友是否一定要选择宁波大学的研究生?这取决于你留在当地就业的原因或其他想法。这些问题都很重要,我和女朋友选择分开读研,但我们感情很好。也许分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考浙江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师资队伍方面,截至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