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一种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字之美。汉字的起源是象形,这种独特的文字形式根植于象形,并非仅仅依靠声音符号进行记录。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篆书书法作品的图片欣赏,希望您能从中感受到这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1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2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3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4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5
篆书风格演变史
篆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书体,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字的象形阶段。这种文字形式顽强地根植于象形,并未简单地将声音符号作为文字记录的唯一手段。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造型的要求,因此,中国文字一开始就是美术家的工作。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这种象形文字就被称为篆书。甲骨文保留有非常明显的象形痕迹,笔划加减比较随意,因此还不能认为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此后的金文或称钟鼎铭文,以及石鼓文,一起合称为大篆,文字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字形及章法更趋规整,词汇增多,故可以有长篇铭文。直至秦朝一统天下后,李斯推行“书同文”,并彻底规范了篆书的写法,世称小篆,这是完全成熟的文字。将篆书的曲折象形笔划横向拉直,其实就是隶书(当然实际情形会复杂一些,如隶变,与篆书同时存在于民间,文物证据有战国时的帛书及竹简等)。隶书再进一步去除修饰性的笔划就是楷书了,在香港台湾等地称为繁体字。2000多年来,文字结构并未再发生明显改变。因此,篆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鼻祖,故碑额的题词或册页的封面题词,古人都习惯用篆书,以示庄重;而真行草等书法作品是绝不能用篆书落边款的。因此,篆书有万佛朝宗的说法,说他最古老是毫无疑义的。也正因为这种老祖宗的地位,也使篆书固步自封;同时,篆书从甲骨文开始,金文、石鼓文、泰山刻石等,都是官方政治或宗教性的文宣工具,需要一定的装饰性,甚至于追求繁复华丽的效果,如春秋战国时楚地的鸟篆,因此,篆书从一开始就不讲究书写性,故在秦帝国灭亡后,篆书就主要存在于碑额或册页等的题词及印章、瓦当等用具上。直到晚清邓石如改变了近千年的作篆方法,开启了篆书的书写性革命,充分运用毛笔的特长来表现篆书的笔意,使书写上的提按、起笔收笔的笔触意态更加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也打破了过去那种陈陈相因的固定模式,影响所及,蔚为风气。此后篆书名家辈出,使篆书一跃而成为与真行草并驾齐驱的书法艺术,故从笔墨书法的角度而言,在诸书体中,篆书的确是最年轻的书法艺术,自邓石如始距今才200余年,也正因年轻,从而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甲骨文:
甲骨文(商朝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是商朝的文字,距今约3000-4000年,《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朝代,大到国家战争,小到今天会不会下雨,还有诸如做梦、出行等都要先进行占卜,占卜的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如牛的肩胛骨等,然后由卜官将卜辞刻在甲骨上,因此,甲骨文是用刀刻的。这一点很重要,在欣赏甲骨文篆书书法作品时,是否具刀味是其品鉴要素之一。
甲骨文应该说是一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文字系统,还保留有大量的象形成分,故在笔划方面增减会有些随意,仍存有较多的假借通用字。故在欣赏甲骨文书法创作时会发现难有较长的诗文创作,除非自己造字。
甲骨文有时归入大篆,有时又另列为古文。
二、金文:
金文与石鼓文等属大篆,以区别于秦之“小篆”。这种文字盛行于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现在可看到的金文主要为青铜器如钟和鼎上的铭文,古称青铜为金,故又称“钟鼎文”、“吉金文”、“款识文”。金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了,字形及结构均较稳定,固可以有长篇铭文。金文大部分都是先刻在母范上然后翻铸而成的,而在母范上的字是否先用笔书写再刻,古学者认为先秦无笔墨,故是直接用刀刻在母范上的,但现代有学者根据出土文物认为亦有可能是先写再刻的。母范一般都是陶土,故即使用刀直接刻上去亦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书写性。经过高温翻铸,字形笔划应该有较大的变形,再加上印拓,我们今天能用来临摩的拓片,其笔划变形就更大了。因此,我们在理解古意时,应当首重在意,而不必拘泥于其形,过分强调金石味或所谓古拙之笔触,恐怕会失去古人力求雅正之古意,毕竟钟鼎均为十分庄重的贵族器物,其铭文自然要用十分儒雅的官方正体。已有出土文物证实先秦早有笔墨存在,如战国时的竹简帛书等,故大篆这种文字系统在当时亦有雅俗正野之分,如钟鼎铭文中的金文即应为大篆之官方正体文字,而竹简帛书等文字则更为简省称为“古隶”、“篆隶”、“隶变”等,则应该是民间的俗体。故此,若将金文这种正体大篆写成狂野朴拙是不合古意的。若于篆书中求野求拙,似以“古隶”、“隶变”中求之为妥。虽然散氏盘有草篆之称,然也只是行笔较熟练较快,且因铭文字数较多而受限于书写面积故排布呈乱石铺路状,绝非率性之草。其笔划厚实粗犷,其实是翻铸的效果,实际书写于母范之字体应该会纤秀许多。
三、石鼓文:
为先秦战国时刻于石鼓的文字,距今约2300年,其书体为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文字,学《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学小篆,百无一失。后世学篆者皆奉为正宗,无不临习。石鼓文真正面貌还是比较儒雅而方正的,后世诸大家中习石鼓文最著名的是吴昌硕,不过吴昌硕的篆书风格与石鼓文还是相差较远的,倒是王福庵与杨沂孙接近古意一些,尤其是王福庵。
石鼓文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其为小篆之祖,而且是碑刻之祖,碑刻与金文之异在于碑刻是先用笔墨书写而后刻的,故可以透过刀锋看到笔锋,对于古人的用笔方法尚有可资因循之迹。如果不从石鼓文入手,学金文可谓是不得其门而入的。而学小篆如不习石鼓文,显然无从体会古意。
四、秦小篆
秦小篆应该说是战国时秦国的官方书体,在先秦战国时,各国家或地域在篆书书体上应该是存在着较大差异,故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李斯主导对全国的文字进行了一次规范化,在秦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文字系统,沿用至今,近3000年未发生多少改变,可以想见其文字系统之成熟与稳定,这种成熟是我们中华文化赖以传承的基础,所以小篆的文化意义不可低估,我们今人习篆其意义不仅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已经上升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她具有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虽然汉民族的政权几经易手,但籍着这些文化符号,汉民族的士大夫们总会不时地拉起复古的旗帜,对篆书进行正本清源,从而聚集民族之魂。如元朝吾丘衍、赵孟府的复古和清末的金石碑学的复兴等。
秦小篆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行的书体,历史文化的丰功伟绩自不在话下,但于艺术角度而言,则如后世的馆阁体与现在的印刷体,形式的绝对统一,抹杀了个性,也就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故篆书这门书法艺术于秦小篆后即可谓是进入了一个漫漫长夜。其间偶有如李阳冰等篆书高手,但其小篆书体仍未脱离铁线篆、玉筋篆的樊篱。
五、汉篆及元代吾赵篆书复古崇汉:
元代吾丘衍、赵孟府倡导复古,并身体力行倡写汉篆,汉篆的特点是较方正,相较于秦篆结体要扁,而且方笔较多,这应该是受到隶书结体的影响所致,最典型者如三国时期的天发神CHENG碑,以隶笔作篆,笔划方折厚重,直线收笔处成悬针状,后人称之为悬针篆。历来书家对此碑评价甚高,影响深远。不过一些题额可能也是受到章法排布的影响,必须作扁作方。但汉篆仅限于一些碑额、汉印、铜镜、钱币、瓦当等片言只语,如雪泥鸿爪,终难以与隶行楷草诸体比肩。不过从小篆书体正本清源而言,崇汉是复古正体的主要内容。故汉篆自元朝吾丘衍、赵孟府等力倡后,逐渐受到追捧和重视。
特别是在吾丘衍的《三十五举》中,虽是印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实则对篆书正体意识也有所涉及。比如在第一举中,他说:“科斗(蝌蚪)为字之始,其形似虾蟆子。今人不知,仅是巧妙描绘形状,已失本意。上古无笔,以竹挺蘸漆书于竹上,竹硬漆腻,无法成形,故头粗尾细,仅似其形而已。”这种散论形式虽不成系统,但其所举例子深含寓意,首先便直指古代文字也是自然写成,非“巧画形状”。紧接着的第二举则提出“今之文章即古之直言;今之篆书即古人平常字,历代更变,遂见其异耳。”他认为后世所见的篆书实为古人日常所书写的字体,自然具有书写性,不可能如后世的蝌蚪文、铁线篆等难以书写。因此,他在多举中强调书贵自然的思想,“平常字”的观点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有人受此启发,改进书写工具,如制作平头笔以利书写匀圆的“篆”书笔画;另一方面,也有人从“平常字”书写的角度理解篆书,直接用书写行草的笔墨书写篆书,如明代赵宦光的草篆即是。
《三十五举》中提出的“平常字”和“方正”的概念,即“平常字”强调书写自然性,“方正”指篆书结体以方正为正体。这一观点对篆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明代,赵宦光将草书笔意融入篆书,以“草篆”自成一家,虽然其作品过于率性,有失古意,但将篆书作为“平常字”的尝试仍有意义。
邓石如对篆书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秉承汉篆,以隶笔入篆,既保持了篆书正体的雅正,又赋予了篆书“平常字”的书写性,使篆书成为适合笔墨特性的书体,开创了篆书的新时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说分第六》中评价道:“完白山人出,尽收古今之长,而结胎成形,于汉篆为多,遂能上掩千古,下开百祀。后有作者,莫之与京矣!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康氏所言极是,清人于小篆笔法的解放,使那种近于图案摹写的描头画脚变为提按使转、从容不迫、笔情墨趣自由挥洒的书写。小篆创作也进入到如也、舒也、散也、著也等“把笔抵锋,肇乎本性”的更为自如的书写状态。
邓石如对篆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小篆走下了贵族的神坛,与真行草隶等书体并驾齐驱,展现出勃勃生机。此后,晚清篆书大家辈出,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等各有特色,各擅其长。现代之王福厂、吴昌硕、萧退庵及其弟子邓散木等诸大家又继起领风骚,余绪蔓延,方兴未艾。基本都遵循了“平常字”与“方正”的正体思想。
当代小篆创作中,除了少数取法秦诏版、简牍者外,绝大多数是取资玉箸篆、铁线篆等纯篆引笔法与取资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融汇隶书、魏碑笔法的清人篆书两大类型。前者以《峄山》、《会稽》等刻石以及李阳冰《三坟记》、《般若台记》、《谦卦铭》为取法范本,以金枝秀华、玉钿错彩为尚,表现此类小篆婉转华滋、劲健清爽、舒卷流畅、摇曳多姿的审美风情。极端者甚至有取法传为瞿令问《峿台铭》一类铁线篆者,以纤如发丝的用笔、细如悬针的线条、端严工稳的结字,营造一种精工极能之美。然而,由于今日书坛大多数作者对古文字不甚了解,学识修养不及前辈书家,故此类“工笔”小篆的创作主要在展示书写者的功夫。
再一类取法清代篆书者,隶书与魏碑笔法的融入极大地方便了用笔起、收、行、转的运动过程,将作者从工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地表达书家的性情禀赋、意绪感悟。以隶、楷等笔法入小篆,可以将那种原本匀整纤细的线条外轮廓丰富化,使小篆的点线更好地表现笔势、笔意、笔趣,强化点线的弹性、力度、质感,提高点线的节奏、韵律。作者可以把更多的情感与禀赋融入到小篆的创作中,更好地实现大众文化背景下通俗艺术所传达的审美时尚。
对于大篆创作,情形相对复杂。前人金文作品大多为集字创作,故难有长篇之作。现代大篆作品时见有长篇大作,此应得益于现代金石考古之成就,已有足够多词汇可供选用,但也可能存在造字的问题。强调古拙、金石气韵、象形意趣等为大篆创作的基调,但强调过甚则不免流于乡鄙俗野,有失金文之雅正,特别是象形,若追求过之,则几成画符矣。
总之,小篆创作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从吾丘衍的《三十五举》到邓石如对篆书的再造,再到当代小篆的创作,都体现了“平常字”与“方正”的正体思想。在当代,小篆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灵飞经》书法自学丛帖正书(下册)目录展示:
1. 李玄靖碑
2. 三门记
3. 张猛龙碑
4. 九成宫礼泉铭
5. 倪宽赞
6. 董美人墓志
《黄庭经》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上册)目录:
1. 行书及草书的学习方法
2. 汉晋书简
3. 吴皇象急就章
4. 晋人书济白帖
5. 晋人书李柏帖
6. 晋陆机平复帖
7. 晋王导辛酸帖
8. 晋王羲之初月帖
9. 晋王羲之寒切帖
10. 晋王羲之丧乱帖
11. 晋王羲之二谢帖
12. 晋王羲之得示帖
13. 晋王羲之孔侍中帖
14. 晋王羲之频有哀祸帖
15.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16. 晋王羲之奉桔帖
17. 晋王羲之远宦帖
18. 晋王羲之游目帖
19. 晋王羲之行穰帖
20. 晋王羲之十七帖
21.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22. 定武兰亭序
23. 晋王献之二九日帖
24. 晋王献之鸭头丸帖
25. 晋王献之东山帖
26. 晋王献之中秋帖
27. 晋王珣伯远帖
28. 隋释智永千字文
29. 隋人书出师颂
30. 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31. 唐欧阳询梦奠帖
《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中册)目录:
1. 唐孙过庭书谱
2. 唐李怀琳绝交书
3. 唐杜牧张好好诗
4. 唐张导受肚痛帖
5. 唐张旭冠军帖
6. 唐张旭三诗四帖
7. 唐颜真卿刘中使帖
8. 唐颜真卿祭侄稿
9. 唐颜真卿湖州帖
10. 唐颜真卿争座帖
11.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12. 唐李邕云麾将军碑
13. 唐释怀素小草千字文
14. 唐释怀素苦笋帖
15. 唐释怀素自叙帖
16. 唐释怀瓅论书帖
17. 唐枊公权蒙诏帖
18. 唐释高闲千文残卷
19. 唐人月仪帖
《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下册)目录:
1.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2. 五代杨凝式卢鸿草堂+志图跋
3. 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4. 五代杨凝式夏热帖
5. 宋李建中土母帖
6. 宋赵佶团扇
7. 宋蔡襄诗札
8. 宋苏轼寒食诗
9. 宋苏轼与叶梦得书
10. 宋苏轼桤森诗
11. 宋苏轼颍州祈雨诗
12. 宋黄庭坚太白忆旧游诗
13. 宋黄庭坚华严疏
14. 宋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
15. 宋米芾蜀素帖
16. 宋米芾诗翰
17. 宋米芾乐兄帖
18. 宋米芾论草书帖
19. 宋薛绍彭上清帖
20. 宋赵构洛神赋
21. 宋吴琚碎神锦帖
22. 宋吴琚寿父帖
23. 元赵孟頫书东坡诗帖
24. 元赵孟頫烟江叠嶂诗
25. 元赵孟頫五牛图跋
26. 元赵孟頫采神图跋
27. 元赵孟頫画羊图跋
28. 元赵孟頫书札
29. 元鲜于枢行书跋
30. 元鲜于枢论草书帖
31. 明宋克书孙过庭书谱
32. 明祝允明永贞行
33. 明文征明答陈汝玉书
34. 明董其昌试墨帖
35. 明董其昌尺牍
36. 明黄道周洗心诗
37. 明张瑞图后赤壁赋
38. 明王铎草书诗
《书法自学丛帖》篆隶(上册)目录:
1. 篆隶书法简论
2. 篆书的用笔和结字
3. 隶书的用笔和结字
4. 殷甲骨文
5. 两周秦汉金文
6. 周墙盘
7. 周毛公鼎
8. 周散氏盘
周虢季子白盘
楚王盦恙鼎
秦公簋
秦诏版
汉金文
新莽嘉量
简牍书迹
战国侯马盟书
温县东周盟书
战国青川简
睡虎地秦简
汉帛书
汉简
汉武威铭旌
先秦石鼓文
先秦石鼓文
秦泰山刻石
秦琅邪台刻石
秦峄山刻石
汉袁安碑
汉祀三公山碑
汉嵩山少室石阙铭
汉石门颂《书法自学丛帖》篆隶(中册)目录:
汉乙瑛碑
汉礼器碑并阴侧
汉封龙山颂
汉史晨前后碑
汉张景碑
汉曹全碑
汉张迁碑《书法自学丛帖》篆隶(下册)目录:
汉魏残石小品
汉五凤刻石
汉莱子侯刻石
延光残石
汉熹平石经残石
汉华山碑额
汉韩仁铭额
汉君子等字残石
汉子游等字残石
魏曹真残碑
魏三体石经
吴天发神谶
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节选)
北齐陇东王感考颂(节选)
唐般若台铭
唐城隍庙记
唐叶慧明碑(节选)
唐石台孝经(节选)
篆书的代表书法家及其代表作书法特点如下:
1、李斯:秦代书法巨匠李斯的篆书被誉为“小篆之宗”。他的代表作《泰山刻石》笔力雄健,线条柔美,布局和谐,透露出一种庄重、文雅的气质。李斯的篆书讲究笔画的精致和结构的精巧,流露出一种尊贵、文雅的艺术风范。
2、邓石如:清代篆书大师邓石如的篆书被誉为“神品”。他的代表作《千字文》笔法自然,线条粗细变化,结构丰富,呈现出一种豪放、率真的风格。邓石如的篆书强调笔墨的运用和结构的创新,展现出一种豪放、自由的个性。
3、吴昌硕:近代篆书大师吴昌硕的篆书被誉为“大家之作”。他的代表作《石鼓文》笔法古朴,线条粗犷,结构独特,呈现出一种雄浑、大气的风格。吴昌硕的篆书强调笔墨的浓重和结构的夸张,展现出一种古朴、豪放的个性。
篆书的艺术价值:
1、历史文化的承载:篆书作为中国古老的书写体系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研究篆书,我们可以洞悉古代社会的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2、独特的艺术风格:篆书的笔画流畅、结构严谨、线条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笔画的粗细、结构比例、墨色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书法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传统文化的传承:篆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学习和欣赏篆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书法艺术的创新:篆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其笔画和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难度。通过学习和实践篆书,可以提升书法家的笔墨技巧和艺术修养,为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