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涵盖的职业类型
1、(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涵盖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和纪检委的专职领导人员;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和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
2、(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专职常委,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专职副主任、秘书长,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3、(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
4、(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协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各级政协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协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
5、(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6、(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7、(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主席(主委)、专职(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
二、公务员的职业类别
1、哪些职业属于公务员?许多考生对此感到好奇,尤其是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们。公务员考试网的老师特地为大家进行了解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1)公务员的职业类别主要包括五大类,即政府组织部门;党委机关;人大、政协机关;群团机关;公检法司部门。政府组成部门的公务员,是传统意义上最为标准的公务员,例如公检法、审计局、税务局等机关单位的人员。
3、(2)政府组成部门包括财政局、教育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局等。
4、(3)党委机关包括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人大、政协机关与党委机关类似。人大机关包括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等。政协机关包括各级政协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等。
5、(4)群团机关包括科协、文联、残联等。
6、(5)公检法司部门包括公安局、法院、司法局、政法委、检院五个部门。
7、(2)公务员的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8、(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9、(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10、(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11、(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12、(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13、(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4、(三)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5、(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16、(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17、(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18、(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19、(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20、以上是关于哪些职业属于公务员的完整解答。
三、公务员的定义及职业范围
公务员,是指依法执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根据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求,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具有职位特殊性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
报考公务员需要注意,报考公务员有回避制度
1、关于公务员报考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公职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清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制度,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
2、什么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回避关系?
根据《公务员法》第68条:“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从《公务员法》第68条规定中我们知道,“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会涉及到任职回避问题。
前两种关系我们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后两种关系具体又包含了哪些呢?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一般是指没有直接血亲关系,但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考生在报考时应该注意:如果你报考的单位有上图所示关系的亲属任职,那么就要好好判断一下是否需要任职回避。
近姻亲关系:姻亲关系范围很广泛,《公务员法》也没有对姻亲的范围作出具体的规定。所以一般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等比较近的关系会在考查范围内。
有的同学说我确实有上述关系的亲属在报考单位任职,那我是不是一定就不能报考了呢?这里提醒大家不要着急,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任职回避。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的需要回避任职:
情况一: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也就是在同一个机关任职,而且两人是直接隶属于同一个领导的需要任职回避;
情况二: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也就是,如果想要报考的职位与亲属是同一机关,并且是直接上下级的关系,报考时是需要回避的;
情况三: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这些工作岗位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寻租,需要进行任职回避。
四、公务员岗位的类型
公务员岗位涉及多种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
1. 政府部门:如财政局、教育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局等。
2. 党委机关:如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
3. 人大、政协机关:如人大常委会、政协等。
4. 群团机关:如科协、文联、残联等。
5. 公检法司部门:如公安局、法院、司法局、政法委、检院等。
这些岗位都是公务员岗位的一部分,具体职责和需求因岗位而异。
1、政府组成部门: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这些是官方的公务员单位,涵盖了诸如政府办公室、财政局、发改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局等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政府部门。作为行政机构,干部享有行政编制,属于公务员序列;而工人则使用工勤编制,担任辅助角色。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数量各异,最小的县区行政部门约有23个,而最大的省会城市则可能拥有超过50个。省级政府的组成部门通常为60个,而部委的数量则更多。
2、党委机关:这些机关的管理模式与《公务员法》相一致,其干部同样采用行政编制,工人使用工勤编制。党委机关的干部身份也是公务员,他们可以在政府行政机构的公务员岗位上自由调动,这是参照管理公务员单位的一个显著特点。党委机关包括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统战部等。
3、人大、政协机关:与党委机关相似,这些机关同样遵循《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干部使用行政编制,且可在公务员岗位间自由调动。该机构仅包括人大办公室和政协办公室两个单位。
4、群团机关:又称人民团体机构,主要指的是工青妇机关,即工会、妇联、团委。这些机关同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干部享有行政编制,属于公务员身份,且可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间自由调动。群团机关总数达28个,但在县区一级,通常只有工青妇使用行政编制。其他如科协、文联、残联等机构为参公事业单位,其他群团机构根据需求设立,多数为挂牌机构或由其他单位代为履行职能。由于工作职能和行政机构数量的限制,市级以上使用行政编制的群团机关数量逐渐增加。
5、公检法司部门:包括公安局、法院、检院、司法局和政法委五个部门。政法委属于党委部门,司法局是政府组成部门,它们分别代表党委和政府,共同管理政法工作。公安局是地方政府工作部门,而法院和检院则是省级垂直管理部门。在地方党政部门组成中,公检法部门通常单独列出,将政法委和司法局纳入是因为根据机构和编制管理规定,这五个部门都使用行政编制中的“政法专项编制”。
这意味着,公检法司和政法委的干部使用政法专项编制,身份为公务员,并且享受每月1200元的政法津贴。政法公务员同样可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间自由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