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综合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院校及其专业方向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1. 研究类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这类高校的研招考试难度较大,更适合有志于读博或理论研究的学生报考。
2. 外语院校类,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这类院校强调基本功,注重语言研究,报考热度高,竞争激烈,适合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3. 理工科类英语专业,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这些高校将语言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重视词汇量、基本功及英语在科技中的应用。题目设置整齐,备考相对容易,但近年来报考人数增加,竞争压力不减。
4. 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结合的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类院校适合有志于从事外交、外贸工作的学生。
5. 关注度较低的地方院校。这类学校报考人数较少,考试相对容易,试卷难度相当于英语专业八级或略低,适合对自己英语能力把握不高的学生。
从上述分析来看,前四类院校各有特色,毕业生在就业时将拥有独特的优势和领域。对于有意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而言,这些院校是首选。
近年来,考生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英语应选择文科院校,尤其是英语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如北外、上外、川外等。当然,如果考生有足够实力和自信,选择这些院校无可厚非。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不是明智之举。这些院校报考人数众多,录取率较低。相比之下,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程等理工科强势院校的英语专业同样特色鲜明,且在英语与理工专业的结合方面表现优异。这些院校研究生阶段不仅学习一般院校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词汇学、翻译、写作等课程,还需学习各自院校独具优势的专业,如航天、船舶等相关英语。具有此类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热门院校点评:
据《全国高校专业报考指南》显示,目前全国英语专业实力排名前20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当然,这些排名并非绝对。每所学校都因其独特之处而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复旦大学由陆谷孙教授领衔,专业设置和学校背景都不错;厦门大学的口译、英美文学很出色,地理位置优越,适合有志于同声传译的学生;南开大学的英语专业长于历史和文学,其系主任常耀信教授的《美国文学简史》成为多所高校的指定教材;对外经贸大学与欧盟合作的培训中心影响很大,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清华大学虽然在理工科方面强势,但近年来也在努力恢复文科实力,重视翻译专业建设。
重点推荐院校:
一、外国语院校类: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二、综合性大学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的政治备考是从九月份开始的,那时我跟随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并购买了肖秀荣的全套教材。日常的学习节奏是每天一节课,每天一节练习,后期则加入了腿姐的技巧班(强烈推荐,她的解题技巧对选择题和大题都非常有用,尤其适合那些看书多但做题不得要领的同学)。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进行二轮复习和背诵,同时做了大量的模拟试卷,包括腿姐的四套卷、肖四肖八、涛哥八套卷,几乎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做了一遍。后期我还购买了腿姐的背诵小册子,每天睡前翻阅以加深记忆。
至于日语学习,我选择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大家只需学习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我首先弄懂了语法,然后将单词和语法融入课文学习中,最后通过课后练习题来巩固。考试题型主要参照日语N3的考试模式。
如果学习时间充裕,可以做日语N3的真题进行练习。但最关键的还是上述提到的两本书,因为很多原题都来源于书中的课文和练习,例如翻译题。我的日语学习大约持续了十个月左右,我将语法、单词、课后题分门别类整理成三个笔记本,将易错点和常考点全部总结出来。
考前一个月,我主要看笔记复习。此外,在学习日语时,可以通过播放日语听力、跟读单词和课文来提高记忆效果。我推荐使用《标准日本语》这本书,书中包含了所有学习内容,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简单又方便。
今年九月份,大纲进行了修改,居然要考察日语语言学和语音学的内容,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通过咨询我的本科日语老师和研究生院日语老师的师姐,了解到可以按照四本标日进行复习,因此没有更换学校。
日语题型变化不大,依然是词汇(假名选单词、单词选假名)、语法,我认为这部分比较难,所以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语法,尤其是初级下和中级上。
阅读理解今年有三篇(N3和N2难度),我觉得练习起来还可以。翻译则需要熟练背诵课文原句,以及情景对话和中级上的课文。我之所以觉得有些吃力,是因为我没有完全背诵好。
英语基础部分,由于题型多样且时间紧迫,所以平时的学习要注重基础,脚踏实地。单词题我背了专八、GRE,反复背诵了三四遍,但今年的单词题我还是不认识几个。词义辨析和词组搭配需要平时的积累,考场上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是正常现象,不要慌张。
关于阅读理解,由于时间紧迫,需要训练在40分钟内完成四篇阅读。我练习了华研、星火专八,有的书籍我会反复练习。前期,我阅读了经济类的两本报刊,第一遍注重速度,第二遍则仔细阅读,并记录下其中的长难句。
同时,我也在学姐的辅导过程中练习了真题!我做了2013年版本的星火专八阅读,没有问答题,这本书难度较大。改错题我练习了很多,黄文琴高校改错100篇作为基础,冲击波绿皮改错,冲击波黄皮改错(这本书难度较大,适合后期练习),华研星火专八。
有些书籍我会反复阅读,重要的是总结错误类型,做多了就有手感了。历年真题的改错难度较大,而且有的句子后面都有横线,增加了难度,但今年的改错题相对简单,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平时练习就好。无选项填空我没有太多练习,前期只练习了三级笔译一本书,里面的题目很难,做了大概20篇就不再练习了。此外,我也在学姐的一对一课程中练习了真题等!这些题目相对简单,需要自己培养语感。
翻译题主要靠积累和背诵。写作部分由于时间紧迫,需要注重平时的踏实学习。我从10月份开始练习写作,其实并不喜欢写作,但学姐建议后期要多练习,所以我练习了近20篇,涵盖了各种体裁。
我会查看真题考过的题目,然后进行总结。一般真题的作文类型都很简练,会给出一个单词或一句名言等。我使用了新东方的美文30篇,背诵了两次,文章写得非常优美。同时,我还使用了一本外国人写的专八写作书籍,里面的字数和苏大的要求差不多,每个单词都会给出很多同义替换,我注意积累,并学会了其中的写作方法,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我还看了一些雅思作文框架,因为自己很害怕写作,害怕考试时写不出东西。其实,只要平时积累好,练好思维,就不必担心。准备时,我会看到作文题目,然后自己在脑海中构思,不会把整篇文章写出来。锻炼好自己的思维。
翻译部分,考试中散文较多,相比其他类型的翻译,我还是比较喜欢散文翻译的。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练习,我会坚持每天练习。第一,我在大二时就购买了张培基的散文,阅读了十几篇,考研期间,我开始翻译这本书,不过难度较大,准备三笔时,我阅读了武峰老师的十二天那本书,里面的翻译方法很好,我就看了这一本翻译技巧书,里面的句子翻译我都自己翻译了然后修改。
我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也整理了一本笔记,每天阅读背诵。第二,我练习了散文翻译108篇,练习了十几篇,还是注重方法。第三,我使用了星火的那本名校翻译真题,这本书我练习了两遍,挑选了与苏大风格相近的题目进行练习,主要是要自己吃透。
我觉得是我练习得太少了。题型基本上是完型两篇30分、阅读4篇40分、翻译(英译汉20分,汉译英20分)共40分、作文40分,我是按照专八的要求准备的,完型题目我购买了冲击波的每天练习两篇,还有专四旧题型的完型(2015年)。
往年有专四真题,但我今年没有找到,专四、专八阅读真题,可以做做雅思和GRE的题目,翻译专八真题,作文也是按照专八的要求准备的,购买了一本专八精品范文100篇,还有一本雅思写作拓展思维。
我认为英语基础这门课是考察英语能力的,所以平时的做题就是打好基础,积累词汇,把握做题的感觉,考场上不要想着希望碰到原题,碰到了是缘分,没碰到是正常。
英美文学与文论方面,我阅读了艾布拉姆斯、哈珀姆所著的《文学术语词典》第10版和卡勒所著的《文学理论入门》,第一遍没有借助任何辅导书,直接阅读并做笔记。但这第一遍并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购买了辅导书,但我并不喜欢这类辅导书,总觉得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书本,所以这些辅导书对我来说是多余的。
后来我仔细研究了官方发布的专业考试大纲,上面明确规定了英美文学考试的内容,包括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这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开始阅读英美文学简史,以主要流派为主线,历史背景为旁白,代表人物为重点,代表作品和流派思想为内容,写下了第一本笔记。
暑假期间,我终于入门了,按照时间线、历史流派和对应的历史背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代表作品和流派思想,我基本掌握了所有内容。
暑假后,我开始写真题,并寻找知识漏洞。由于我打算研究英美文学方向,我还阅读了李正栓、罗选著的英美文学欣赏,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
当然,如果没有考试大纲的英美文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参考往年的真题,或者985/211同专业的考试大纲。英美文学方面的考试内容其实相差不大,差别主要在于题型。冲刺阶段要攻克的主要是题型难关。
今年题型相对简单,有三道题,第一题名词解释10个,共30分,第二题赏析60分,第三题小说赏析60分,主要考察理解和赏析写作能力。文学术语词典我会按照要点背诵,每天复习几个,坚持不懈。
文学理论部分,我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理解和写作的。赏析题必须学会赏析,我本科没有上过文学课,所以我把市面上所有的书籍都阅读了一遍。
刘炳善的《英国文学史》、常耀信的《美国文学史》、张剑的《英美诗歌赏析》等著作,以及配套的教材,如《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的教参、星火的《英美文学》和环球时代的《英美文学》等,我都仔细研读了一遍。
对于有基础的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我自己选择了英美文学和文学赏析的网课,每天都会总结所学内容,多阅读,多练习。这部分内容确实很多,而且缺乏系统性,但正是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我认为,本科阶段有文学课的老师,可以多向他们请教。
至于阅读选篇,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我们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赏析的,并尝试总结出自己的答题模板。这样在遇到大题时,即使有500字以上的要求,我们也能够有话可说。
三、复试准备经验
今年和去年的复试都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是二外口试和听力测试,主要是做一个自我介绍,老师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问几个简单问题,回答即可。复试前,自己要考虑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2.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连续进行的,首先是做一个英语的自我介绍(大约6分钟),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出一两个问题。然后是抽题回答环节,现场抽取题目(类似于雅思的topic,为思辨性问题),回答时间大约4-5分钟。最后,老师会针对你的自我介绍和抽题回答环节进行提问,提问内容涉及专业课问题(如你喜欢的作家、他的写作特点等)。
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如果确定选择这个专业,就要多阅读文献,了解文学理论,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知网上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我们在大工再见!